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编程网 > 正文

如何在页面关闭或跳转时优雅的发送Ajax请求

yuyutoo 2024-11-10 13:47 2 浏览 0 评论

有时候我们需要在用户离开页面的时候,做一些上报来记录用户行为或者埋点,又或者是发送到服务器的ajax请求。那如何保证请求能够正确的送达就是一个很关键的点。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应该如何操作:

首先,要做事件监听

浏览器有两个事件可以用来监听页面关闭,beforeunload和unload。

beforeunload是在文档和资源将要关闭的时候调用的, 这时候文档还是可见的,并且在这个关闭的事件还是可以取消的。比如下面这种写法就会让用户导致在刷新或者关闭页面时候,有个弹窗提醒用户是否关闭。

window.addEventListener("beforeunload", function (event) {

 // Cancel the event as stated by the standard.

 event.preventDefault();

 // Chrome requires returnValue to be set.

 event.returnValue = '';

});

unload则是在页面已经正在被卸载时发生,此时文档所处的状态是:

1.所有资源仍存在(图片,iframe等);

2.对于用户所有资源不可见;

3.界面交互无效(window.open, alert, confirm 等);

4.错误不会停止卸载文档的过程。

基于以上两个方法就可以实现对页面关闭的事件监听了,为了稳妥,可以两个事件都监听。然后对监听函数做处理,让关闭事件只调用一次,比如用变量控制请求发送的次数。

其次,发送请求

有了上面的监听,事情只完成了一半,如果我们在监听中直接发送ajax请求,就会发现请求被浏览器abort了,无法发送出去。在页面卸载的时候,浏览器并不能保证异步的请求能够成功发出去。

我们有几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:

方案1: 发送同步的ajax请求

var oAjax = new XMLHttpRequest();

oAjax.open('POST', url + '/user/register', false);//false表示同步请求

oAjax.setRequestHeader("Content-type", "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");

oAjax.onreadystatechange = function() {
 if (oAjax.readyState == 4 && oAjax.status == 200) {
 var data = JSON.parse(oAjax.responseText);
 } else {
 console.log(oAjax);
 }
};

oAjax.send('a=1&b=2');

这种方式虽然有效,但是用户需要等待请求结束才可以关闭页面。对用户的体验不好。

方案2:发送异步请求,并且在服务端忽略ajax的abort

虽然异步请求会被浏览器abort,但是如果服务端可以忽略abort,仍然正常执行,也是可以的。比如PHP有ignore_user_abort函数可以忽略abort。这样需要改造后台,一般不太可行。

方案3:使用navigator.sendBeacon发送异步请求

根据MDN的介绍:

这个方法主要用于满足 统计和诊断代码 的需要,这些代码通常尝试在卸载(unload)文档之前向web服务器发送数据。过早的发送数据可能导致错过收集数据的机会。然而, 对于开发者来说保证在文档卸载期间发送数据一直是一个困难。因为用户代理通常会忽略在卸载事件处理器中产生的异步 XMLHttpRequest 。

从介绍上可以看出,这个方法就是用来在用户离开时发请求的。非常适合这种场景。 使用方式是这样的:

navigator.sendBeacon(url [, data]);

sendBeacon支持发送的data可以是ArrayBufferView, Blob, DOMString, 或者 FormData 类型的数据。

下面是几种使用sendBeacon发送请求的方式,可以修改header和内容的格式,因为一般和服务器的通信方式都是固定的,如果修改了header或者内容,服务器就无法正常识别出来了。

(1)使用Blob来发送 使用blob发送的好处是可以自己定义内容的格式和header。比如下面这种设置方式,就是可以设置content-type为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。

blob = new Blob([`room_id=123`], {type : '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'});
navigator.sendBeacon("/cgi-bin/leave_room", blob);

(2)使用FormData对象,但是这时content-type会被设置成"multipart/form-data"。

var fd = new FormData();
fd.append('room_id', 123);
navigator.sendBeacon("/cgi-bin/leave_room", fd);

(3)数据也可以使用URLSearchParams 对象,content-type会被设置成"text/plain;charset=UTF-8" 。

var params = new URLSearchParams({ room_id: 123 })
navigator.sendBeacon("/cgi-bin/leave_room", params);

通过尝试,可以发现使用blob发送比较方便,内容的设置也比较灵活,如果发送的消息抓包后发现后台没有识别出来,可以尝试修改内容的string或者header,来找到合适的方式发送请求。

参考文章:https://juejin.im/post/5c7e541b6fb9a049e06415a5

相关推荐

如何在HTML中使用JavaScript:从基础到高级的全面指南!

“这里是云端源想IT,帮你...

推荐9个Github上热门的CSS开源框架

大家好,我是Echa。...

前端基础知识之“CSS是什么?”_前端css js

...

硬核!知网首篇被引过万的论文讲了啥?作者什么来头?

整理|袁小华近日,知网首篇被引量破万的中文论文及其作者备受关注。知网中心网站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7月23日,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温忠麟等人发表在《心理学报》2004年05期上的学术论文“中介效应检验...

为什么我推荐使用JSX开发Vue3_为什么用vue不用jquery

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,Vue官方都以简单上手作为其推广的重点。这确实给Vue带来了非常大的用户量,尤其是最追求需求开发效率,往往不那么在意工程代码质量的国内中小企业中,Vue占据的份额极速增长...

【干货】一文详解html和css,前端开发需要哪些技术?
【干货】一文详解html和css,前端开发需要哪些技术?

网站开发简介...

2025-02-20 18:34 yuyutoo

分享几个css实用技巧_cssli

本篇将介绍几个css小技巧,目录如下:自定义引用标签的符号重置所有标签样式...

如何在浏览器中运行 .NET_怎么用浏览器运行代码

概述:...

前端-干货分享:更牛逼的CSS管理方法-层(CSS Layers)

使用CSS最困难的部分之一是处理CSS的权重值,它可以决定到底哪条规则会最终被应用,尤其是如果你想在Bootstrap这样的框架中覆盖其已有样式,更加显得麻烦。不过随着CSS层的引入,这一...

HTML 基础标签库_html标签基本结构
HTML 基础标签库_html标签基本结构

HTML标题HTML标题(Heading)是通过-...

2025-02-20 18:34 yuyutoo

前端css面试20道常见考题_高级前端css面试题

1.请解释一下CSS3的flexbox(弹性盒布局模型),以及适用场景?display:flex;在父元素设置,子元素受弹性盒影响,默认排成一行,如果超出一行,按比例压缩flex:1;子元素设置...

vue引入外部js文件并使用_vue3 引入外部js

要在Vue中引入外部的JavaScript文件,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:1.使用``标签引入外部的JavaScript文件。在Vue的HTML模板中,可以直接使用``标签来引入外部的JavaScrip...

网页设计得懂css的规范_html+css网页设计

在初级的前端工作人员,刚入职的时候,可能在学习前端技术,写代码不是否那么的规范,而在工作中,命名的规范的尤为重要,它直接与你的代码质量挂钩。网上也受很多,但比较杂乱,在加上每年的命名都会发生一变化。...

Google在Chrome中引入HTML 5.1标记

虽然负责制定Web标准的WorldWideWebConsortium(W3C)尚未宣布HTML5正式推荐规格,而Google已经迁移到了HTML5.1。即将发布的Chrome38将引入H...

HTML DOM 引用( ) 对象_html中如何引用js

引用对象引用对象定义了一个同内联元素的HTML引用。标签定义短的引用。元素经常在引用的内容周围添加引号。HTML文档中的每一个标签,都会创建一个引用对象。...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